close
中國時報【(執筆:潘杏惠)】
為了提供社區長輩、孩子更多服務,南佃社區發展協會幾乎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開拓自有財源,利用幸福農場種的蔬菜,揉入麵粉作出繽紛多彩的玫瑰造型饅頭,口味包含甜菜根、菠菜、南瓜等,更集思廣益研發出米餅,使用在地產出的白米,以絕佳比例添入麵糰中,烘烤出越吃越涮嘴的米餅,販賣所得作為社區基金。
由於南佃是農村社區,長輩們蒐羅農地裡的稻草曬乾,發展稻草工藝,製造出美麗的稻草娃娃、福氣掃把、草編百合花販售。
進入南佃社區的大路口,還有「全台第一個會賺錢的入口意象」,過去此地各公司招牌林立雜亂,但志工們巧手改造,以社區重要文化信仰打造出Q版的土地公像,賦予各公司廣告招牌重生的命運,企業們紛居家電動床工廠紛主動支付維護費用,挹注社區基金。
就連長輩們在跳的「銀髮彈力帶健康操」所使用的彈力帶,也是社區內的企業將原本外銷的產品以成本價提供給社區販售。
柯振奇不諱言,社區營造如果只是拿政電動床墊府補助,很難三馬達電動床價格永續經營,得提升社區自籌能力。
3AFAF449670DC7A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